問:香港已經有很多次大規模遊行,還要再搞嗎? 答:乜都試吓啦,冇壞。
依佛洛伊德與榮格的概念,當情緒力量不讓意識學習接管,而進入潛意識或陰影面時,就是屌打理性。姑且不論背景如何,我跟著長輩看過幾次,發現看的時候「是不需要動腦的」,而且「情緒會跟著起伏」。
簡言之,這類劇情或多或少觸發了觀眾潛藏、說不清又無法面對的處境,例如說「生存焦慮」、「人際怨懟」,並以劇情發展代替他在心理出口氣。講這麼多,只是要佐證「情感面就是強大的隱形力量」。某類電視劇一定因應了某種生活型態而生才有觀眾,另一類可見三立台灣台的《戲說台灣》,也是天理昭彰、終有報應的廟宇傳奇。電視是真的有能讓情緒無意識地發洩的功能,只是效率很差。相對的,一旦離開電視畫面,人就清醒了。
觸發情緒投射的影音產品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三立、民視的八點檔,每劇都百集以上,前20集大概還是正常劇情,之後就逐漸歪爆,進入不合理的邏輯和故事,出現過於誇張的互動與情緒。之所以強大,因為它不被我們接納、辨識、理解與滿足。而新生嬰兒可在12個月內打第一次MMR疫苗,在4~6歲施打第二次。
麻疹的高危險群麻疹是導致世界上多數兒童死亡的主因,在2014年,全球因麻疹死亡的人數有11萬人,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指出,其中大多是5歲以下的小孩。這些紅疹通常從臉開始,再擴散到四肢等部位,並伴隨著高燒(體溫達攝氏40~41度)。文:Jamie Chang醫學審稿:Dr. Stephen Lai近期麻疹(Measles)疫情日漸嚴重,不止日本、菲律賓的疫情升溫,美國、非洲也都傳出疫情。只要未接種過疫苗者,都有可能會感染麻疹,若常接觸外國旅客或到他國,或飲食中未攝取足夠的維生素A,以及抵抗力弱者,也都易遭感染
胡笙到美國治病後,諾亞將哈姆扎送到其父的病榻前,日夜守候,並就治國問題陳述自己的見解。胡笙對擔任代理國王的哈桑從不滿轉為難以容忍,而最令他不能容忍的是哈桑開始為自己的登基做準備,著手解除了國王的一些重臣的職務,安插自己的親信。
另外,王儲必須來自哈希姆家族,並且能得到軍隊的支持。在很短的時間內,他制訂出了發展約旦經濟和科技的宏偉藍圖。1999年,胡笙國王身體病情惡化,他已預感到剩下的時間不多了,必須果斷解決王位繼承人問題。胡笙雖在美國治病,但心卻留在安曼。
三弟哈桑精力充沛,知識淵博,說話的速度非常快,是一個講究效率的人。1999年1月19日下午,約旦上空細雨濛濛,胡笙抱病返回約旦,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陣線主席阿拉法特、南北葉門總統薩利赫、卡塔爾埃米爾哈馬德以及約旦王室成員、參眾兩院議員、內閣大臣在機場相迎。他對亞洲的跆拳道也很感興趣,專門花重金從亞洲國家聘請了著名的跆拳道教練,培訓約旦的運動員,此舉居然使約旦在亞運會上得到了獎牌。他與阿布都拉老國王很相似,喜歡讀書和下棋,是一位沒有政治野心的王子。
哈桑酷愛馬球,在他的努力下,約旦的馬球事業發展得很快,現在約旦是國際馬球界最發達的國家之一。1997年11月,胡笙做了切除淋巴腫塊的手術。
國王與第四位妻子諾亞所生的第一個兒子哈姆扎王子是胡笙的寵兒,常常隨國王在正式場合露面。7月28日,胡笙通過衛星向約旦全國發表電視演說,聲稱自己的淋巴癌是完全可以治癒的,目前正在美國的醫院接受化療,需要六個療程以增強免疫力。
諾亞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不斷向國王傳遞這樣的信息——最可靠的王位繼承人應在親生兒子中選拔,特別是國王寵愛的哈姆扎。這時,約旦王室的一些官員也收集了許多哈桑濫用職權的資料。為了安撫國內人心,約旦王室宣布,國王的化療結果很好,病情有所好轉。哈桑比胡笙小十二歲,被立為王儲時正在哈羅公學念書,是個成績優秀的學生。百萬約旦人夾道歡迎他們的國王平安歸來。他雄心勃勃地提出要把約旦建設成整個中東地區的糧倉和人才庫,使約旦成為阿拉伯世界的經濟中心。
胡笙把發展約旦經濟和科技的重任委託給了哈桑,他沒有辜負王兄的期望。在這位王儲的堅持下,約旦政府實施了幾個三年和五年發展計畫,雷厲風行地創立了約旦皇家科技學會,迅速改變了約旦經濟和科學落後的面貌,首都安曼完成國際體育場、文化宮、展覽館、烈士紀念堂、大學城、醫學城,1983年建成現代化的國際機場阿利亞國際機場,安曼因此成為阿拉伯世界最繁華和最富有活力的城市之一。
哈桑王儲對他的國王哥哥非常尊敬。他是哈希姆家族學歷最高的人,同時還是個出色的演說家,並對科學和經濟有濃厚的興趣。
按照憲法規定,在國王出國期間,除宣布戰爭、簽訂和約和解散內閣三項權力外,得以代理國王行使其他全部權力。在胡笙赴美國治病期間,哈桑已經行使了代國王的職務,並公開闡述內外政策。
後來約旦在戰爭中失去了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時,哈桑再次提出回國承擔戰爭失敗的責任。胡笙的第二任妻子穆娜希望她的長子阿布都拉能繼承王位,他被視為國王在軍隊中的左膀右臂。這三個兄弟個頭都不高,但都具有貴族氣質,三人在個性和作風上都各有特點。1992年,胡笙國王因尿道出血住院治療,後來去美國檢查病情,在那裡通過手術切除了左輸尿管和左腎。
1967年戰爭暴發時,哈桑曾接連給胡笙發電報,要求中斷學業,回約旦替哥哥分憂。但一些反對黨人士認為,哈桑雖已是王位法定繼承人,並多次代理國王職務,但他並不是一個德高望重的人,或者說還不是最理想的王位繼承人。
胡笙生來具有領導氣質,他少年登基,大權在握,歷經磨難,成熟老練,令人敬畏,魅力超凡。穆罕默德親王在年輕時自由散漫,飽食終日,無所用心,但隨著年齡的增長,他真心實意地擁戴他的王兄,並受命管理貝都因人部落。
從哈羅公學畢業後,哈桑進了牛津大學學習希伯來文和阿拉伯文,並拿到了學位。他的第三位妻子阿利亞的兒子阿里王子完全是阿拉伯血統,在民眾中有一批追隨者,但他在王室裡沒有多少擁護者。
據說胡笙看了資料後大發雷霆,立即決定飛回約旦,削奪哈桑的繼承權。1998年7月14日,醫生確診國王患有淋巴癌,必須在美國接受化療。1965年,經國會批准,他被正式立為王儲,從此也成了胡笙的得力助手。生存環境的惡劣使胡笙隨時可能死於暗殺者的槍口下,萬一他發生了不測,繼承人應該迅速接管約旦政權,穩定大局,當時尚在襁褓中的阿布都拉顯然不能擔此重任。
文:冀開運手足之情難敵父子之親——約旦的政局變化胡笙的母親扎因王太后生了三個兒子:長子胡笙、次子穆罕默德、三子哈桑。這些官員把資料交給阿布都拉,讓他飛到美國呈交胡笙國王。
從年齡和資歷看,二弟穆罕默德親王是排在阿布都拉後面的第二繼承人,但經過慎重的考慮,胡笙決定以敕令的方式確定哈桑為王儲。此時的胡笙已兩鬢皆白,頭髮幾乎全部脫落,看起來消瘦而憔悴
當然,會有那尷尬的身體變化,身體被荷爾蒙和情緒連番攻擊。「在當代網際網路公司的世界裡,個人資料至高無上。